主持人(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赵立新):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在座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赵立新,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下一个单元由我主持。上一个单元内容丰富,既有管理部门的同志,还有企业代表,大家就各自的领域提出好的观点。我相信第二个单元的内容也会同样精彩。参加我们这个单元的有两方面的代表,一方面是企业界代表,同样还有我们媒体的代表,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叫坚守诚信是行业最大的投资。我想这个题目也是很深刻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最大投资,在行业当中坚守诚信是最大投资,同样我们一个人,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人无信不立,这个是我们的古话,我们在诚信问题上做怎么样,注定我们会走多远,注定了我们是不是会取得成功。  [06-17 14:58]

主持人:参加我们这个论坛的,我们邀请到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志喜先生,第二位是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韩家寰。有请邓志喜先生。  [06-17 15:01]

邓志喜:大家下午好,我发言的题目叫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认知与诚信共建。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这个数据是农业部发布的最近四年我们国家整个的农产品质量,主要农产品的一个监测的报告。从这个监测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在不断改善。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肚皮保持在96%以上,其中畜禽产品在99%,这样的合格率在发达国家都是不低的。  [06-17 15:04]

邓志喜: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调查发现,超过50%的消费者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与例行监测结果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决定农产品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风险的主观认知而并非风险本身,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判断主要受主观认知风险所影响。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引发公众恐慌心理,往往导致个别或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事件被严重放大。这可能是产生上述认识偏差的原因。  [06-17 15:23]

邓志喜:那我们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推论,去年,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的支持下,我们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认知与公众参与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认知呈现“两高一低”特征。一是关心程度高,“非常关心”的高达46.3%,“比较关心”的为36.2%,两者之和为82.5%。可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普遍关注。  [06-17 15:26]

邓志喜:二是评估风险度高。我们用数字1-9来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程度,数字越大表示风险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判断在及5以上的比例高达81.3%,选择“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比例之和为53.1%。可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存在普遍担忧是客观存在,这样的风险认知是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公众不满心理和恐慌情绪的主要因素。  [06-17 15:55]

邓志喜:三是风险承受力低。调查用数字1-9来衡量消费者的风险承受度,数值越小,表示消费者风险承受度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完全不能接受风险”的消费者比例高达38.6%。可见消费者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受害者,呈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容忍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06-17 16:00]

邓志喜:另外受访者认为自己掌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充分,比例高达83.6%。认为“政府信息披露不足”的占42.1%,其次是“产业部门掩饰”,占41%,选择“科技经济发展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占13.3%。可见,政府在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善。另外我们发现,对于风险信息做出的反应,有44.8%的受访者会停止购买相关产品,并转告亲友也不要购买,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以免遭遇不安全农产品带来的危害。我们今天来了很多企业老总,这个也给我们带来启示,产品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诚信上出了一点点差错,可能消费者用脚给你投票,这个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06-17 16:03]

邓志喜:消费者对企业和生产者提供信息的信任度明显不高,受访者把企业和生产者选为可信任的信息来源之一的比例只有16.8%,这个可能也要引起我们深思。  [06-17 16:08]

邓志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定性上,85%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仅有15%的受访者认为风险是由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定性为“人祸”,主要是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出了问题。当遇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消费者选择“会投诉”的比例为37.4%,而60%以上的人选择保持沉默,反映出消费者的消极态度和被动行为,进一步考察原因,其中36.4%的是“怕麻烦”,31.4%认为没有渠道,23.3%的则是怕报复。  [06-17 16:16]

邓志喜:有76.03%的受访者认为,媒体曝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时间确有其事,对媒体曝光不安全农产品、促进问题解决的行为基本认同。同时也有21.6%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存在“过度渲染”,部分媒体在曝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存在夸大现象。通过调研,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和参与情况,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态度和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期盼。从农产品是关系公众健康安全的商品,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政府监管责任重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环节多、链条长、风险因子多,仅靠政府部门监管很难实现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目标,需要政府、各生产经营主体、媒体与公众的共同参与。  [06-17 16:23]

邓志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公众认知,构建放心消费的环境,仅靠某个方面或单个主体无法实现,需要靠政府、生产经营主体、媒体与公众的共同努力。一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消费者认为政府是权威的代表,发布的信息更加可靠。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公开、及时、顺畅、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流渠道,引导消费者客观、理性地处理相关信息和应对风险。客观公正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及时准确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二是加强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即诚信出了问题,道德出了问题,良心出了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法制建设,严厉惩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06-17 16:34]

邓志喜:三是引导相关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我们可以通过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平台,引入第三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消费者维权,畅通消费者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消费投诉渠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协管员制度。四是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知者无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而言“无知有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就是要让消费者从“无知有畏”到“有知无畏”转变,做到理性看待和科学甄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避免出现类似“谈鸡色变”等跟风过度反应。五是强化舆论宣传主体责任。媒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认知产生重大影响,宣传报道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06-17 16:43]

邓志喜:2011年3月13日,广州某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报道,说的是香蕉树染病的新闻,但被讹传为“吃香蕉致癌”,导致海南的蕉农欲哭无泪。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需要共治。首先,政府发布信息要严谨和权威,其次是媒体报道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三是严厉打击虚假新闻。大家还记得2008年,一条手机短信“告诉家人和同事朋友暂时不要吃桔子”,今年广元的桔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导致全国桔子滞销,很多桔子烂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  [06-17 16:50]

邓志喜:谢谢大家,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结果。  [06-17 16:53]

主持人:谢谢邓主任,邓主任是做研究的,我也是做研究的,刚才我听下来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信息,比方说他对消费者认知状况的调查,那我想的话,我们从中就能够感觉到公众在得到我们食品安全信息方面他们的差距有多大,我想下面有兴趣的同志,还可以再继续跟邓主任联系。应该说媒体在科普宣传方面,食品科普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在接下来还要进一步讨论。我们下面的一位嘉宾是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韩家寰,大家欢迎。  [06-17 16:53]

韩家寰:赵所长、丁总编辑,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谈的话题很有趣,中国的食品安全做得好不好?不好,但我们有一个后发优势,我们可以做到世界最好,因为我们是后发者,后发者的优势可以有很多现成的基础,不走冤枉路。我今天谈的是怎么样使我们后发者的优势发挥起来,使中国的食品真正做到最好。我们也做外销的食品,中国制造反而会被别人瞧不起,如何使中国制造的食品能够领先,我觉得我们有相当成熟的条件来做这个事情,这是我以下的一个想法。  [06-17 16:57]

韩家寰:中国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我们都能享受到安心的舌尖上的美味,用整个溯源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使我们都看得见我们如何安心,因为30年前欧洲、美国做可溯源的时候,并没有互联网,我们有后发者的优势,可以能把它整合在一起,使传统的产业有更多新的价值。  [06-17 17:07]

韩家寰:食品安全最麻烦的就是肉蛋奶,肉蛋奶一旦出了问题是很致命的,我们14亿的人,全年不休需要5千万吨的猪肉,需要大概2600万吨的蛋质品等。食品安全要做到比较低的一个风险,那我们怎么样来做?同时再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的核心是肉蛋奶的供应,08年的时候我们也被选为供应奥运会鸡肉的供应商,肉品不能有任何激素,我们的产品目前销往日本,日本对中国有歧视,它非常严格,销日本,整个的高端熟食品我们是第一位的,其实我们在08年利用互联网推出了一个,等一下我要讲的可溯源的系统,那在哈佛大学说是我们最有创意而且是一个最好的一个体制,我们都做到了。  [06-17 17:09]

韩家寰:在座的有做鸭子的朋友,有做牛奶的朋友,肉蛋奶前沿非常复杂,一关一关到最后,每一个环节你必须要负责,今天你有你的品牌的红利,你是第一责任人,那是一个责任的主体,那不能出了事情去怪人家轮胎,说轱辘轮胎没弄好,你要负所有的责任,而且应该强调溯源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责任,像我们很多肉品卖给麦当劳,卖给肯德基,KFC是主要的责任人,事实上我们把它整理一下,大概是这样子,我们最终是消费者,我们前面就有很多生产资料,那以肉蛋奶来讲有种苗有饲料,我觉得中国农业生产者主体还是一个,这一次总书记也提到了家庭农场而且是专业化的家庭农场,规模是比较大的,农民生产的主体是最有效的,当然也有大企业农场,我觉得最好是专业化的家庭农场跟企业大型农场,像我们公司以白肉鸡来讲我们有3千户农户是我们的契约户,我们就管理契约户,我们有深加工粗加工,在加工里面也放了各种添加物等等到后面有市场渠道,这就是溯源。我们怎么把每一个环节溯源起来,我们每一包产品都有溯源的安心码,每一包产品都非常精准非常明确追溯到哪一个农场,哪一天进的鸡,哪一天出的鸡,是非常特定的,并不只是说这是哪一个工厂制造,这是溯源的精华,哪几天,哪几批我们都印在我们的包装袋上。我们用电脑或用手机都可以精准知道它的来源。  [06-17 17:15]

韩家寰:我觉得中国的互联网是非常先进的,如果能结合这个事情,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的食品做到全世界最好。我觉得可以让消费者监督公司,使公司变得透明化,大家会有相当大的信息。整个中国的食品公司由大公司开始,比如说要求国家前十大公司都有这个能力,企业加农户把它辅导好,一路下来都是企业负责任,慢慢每一个省的十大二十大,肯定能做得非常好,这个是别的国家没办法做到的。今天我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非常有信心,可溯源有非常好的机制,我希望大家给我们支持。  [06-17 17:19]

主持人:谢谢韩先生。我想韩先生刚一上来,他的表态太感染大家了,让中国人民吃得更安全更健康这是食品企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的期望。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包括。如何利用这种后发优势来建立中国自己的食品安全体系。第一个环节就到这,下面我们进入对话环节,今天的对话环节,我们是请到了四位专家。第一位是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第二位是果壳网副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吴欧,第三位是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曹敬衡,第四位是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政府关系代表张建中。我们每个人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下来自于什么单位,主要做什么工作,今天要给大家讲什么内容,崔先生你来聊一聊。  [06-17 17:24]

崔军:大家好,我来自中国经济网,我们是论坛的承办单位,这五年我们对于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工作非常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想法,并且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谢谢大家。  [06-17 17:25]

吴欧:大家好,我来自果壳网,我今天之所以受邀参加这个论坛,是我们果壳网有一个最重要的板块叫“谣言粉碎机”,中国发生绝大部分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在果壳网中发布了大量的文章,比如抢盐事件,黑花生是不是染色的等等,基本上热门的话题我们都跟进过,仅仅两年时间,由年轻人创办的科普网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所以今天我很荣幸参加这个论坛,谈谈如何科学理性传播食品安全当中的问题。  [06-17 17:26]

张建中:大家好,我是来自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政府关系代表张建中,百胜餐饮集团大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早期负责过媒体关系,所以一直对媒体传播的发展非常感兴趣,今天有幸被大会组委会请来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安全方面的传播,在这边跟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但是特别想说明一下,不代表公司,仅仅是代表个人,因为是个人在这里边讲一些东西,谢谢大家。  [06-17 17:26]

曹敬衡:大家好,我是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曹敬衡。非常高兴能跟大家一同探讨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家知道现在食品业成为焦点,而奶粉又是焦点之一,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探讨食品安全的问题,谢谢。  [06-17 17:26]

主持人:四位嘉宾刚才介绍完了,我们有两位媒体的代表,有两位企业的代表,四位嘉宾他们多年在媒体科普方面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认识,那么我们接下来围绕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这几年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些食品科普的事件,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企业应急科普还是媒体介入进行的一些宣传,方方面面都影响了公众的判断,那我想问一下四位嘉宾,你们怎么看待国家近年出现的一些食品事件当中,是媒体还是企业的责任?我想先问一下这个问题,那么谁先来回答一下。  [06-17 17:27]

崔军: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而且我们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却趋于更加复杂。是历史上最复杂的时候,为什么这样说?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现在舆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有一个词叫“舆论高压”,在这个舆论高压下确确实实对我们扭转食品安全的不利的状况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媒体是功不可没的。另外一方面,随着现在舆论环境的变化,在食品安全传播中,也掺杂了一些不正常的因素。现在媒体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媒体的兴起,新媒体的兴起,媒体的竞争已经不能说是激烈了,而是说是残酷,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挤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怎么生存?大家都在争夺吸引眼球的那点素材,结果造成了虚假新闻的问题或者小事大做的问题,这是一个方面。  [06-17 17:28]

崔军:另外一个方面,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谋名或者谋利也发现食品安全是个很好的把手,他们动不动搞一点所谓的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什么目的?逼迫企业向他们购买服务或者认可他这个机构。刚才我们今天下午这三个分论坛,其中在另外一个分论坛当中就有一个嘉宾谈到这个问题,还在会场引起一点点小小的冲突。  [06-17 17:28]

崔军:第三个,其实和企业有关,就是和企业竞争者之间也用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攻击竞争对手的手段,我们媒体常常收到一些食品安全曝光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哪儿呢?来自于一些企业雇佣的公关公司。而且由于是同行,提供的信息看上去非常专业,非常有杀伤力。  [06-17 17:28]

崔军:第四个,也就是今天上午我们社长特别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一个苗头要特别特别注意,随着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的推出,交易的展开,做空机制慢慢发展起来了,一些机构就利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做空一个企业或者做空一个行业的手段。我参加过一次内部的研讨会,当时在会上我拿出了一系列的证据,因为今天是公开的会议我不便说的太多,但是这个苗头确确实实值得我们关注,我先说这一些,占用时间有点长了,对不起。  [06-17 17:29]

吴欧:崔老师说的是高屋建瓴的,我们关注的事情可能会更加具体一些,在谣言粉碎机最开始创立的,食品安全至少不是创造这个板块的初衷,后来我们发现在做食品安全,在传播过程当中不断的会有这样的东西逼迫我们不断去关注它。早期的选题就是日本核泄漏的抢盐事件,当时我们想抢盐事件听起来很荒唐很稀奇,核辐射按照他们报道的量有多大的害处,食品安全的事件越来越多,迫使我们不断去关注它,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媒体在其中可能是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方便评价。但是总之我们可以,比方说在一些农产品当中,我们可能会去采访农业专家,我们去查国家标准,然后会得出的结论这个事情也没有那么惨。  [06-17 17:29]

吴欧:我分享这一点是想说,做科学传播,可能更多的是去关注事实的真相,那对我们来说,可能我们的目标就是消除公众的恐慌。这个最开始不是我们的初衷,但是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可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我觉得这是果壳网做到今日能够受邀来参加这么高级别论坛的原因。  [06-17 17:30]

主持人:吴老师,现在有些媒体确实在食品安全传播当中起到很不好的作用,您是这么认为吗?  [06-17 17:31]

主持人:谣言粉碎机,在粉碎的时候有没有过跟媒体有过交锋?  [06-17 17:32]

吴欧:还是蛮多的,尤其是在微博上,会有攻击我们的,我们用自己比较规范的流程来确保像崔老师这样的人,来跟我们说,先去看看果壳网。实际上据我所知,我们的文章在做出来之后会成为很多家传统媒体的一个信源,他会要求采访一下果壳网主编,询问采访领域的专家是谁,他们想联系。  [06-17 17:27]

主持人:果壳网一开始的是科学爱好者,现在影响的群体越来越大,能不能给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做一个标杆。  [06-17 17:33]

张建中:咱们主办方,这些年不断把论坛做得越来越好形成社会影响力之外,也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超高度的关注。这些年可能中国制造的食品声誉受到了很大的一个伤害,有时候在外边提起来,包括像奶粉抢购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形象,客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对食品安全格外重视。大家公认这些年,规范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规范自律,提高自己管理的水平,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溯源的管理,应该说中国食品安全环境是大大提高的,要承认这个基本的事实。  [06-17 17:38]

张建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公众并不能完全认同这点,就像邓所长做的调查一样,老百姓提起农产品,一半的人不放心,一提起媒体的报道只有80%是相信真的,就说明整个中国的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是非常严峻的,这是我们要面对一个事实。那一方面刚才讲了食品安全总体是向好,特别是规范企业,大企业已经非常认真,已经做了非常大的,但一方面越是大企业,食品安全的舆论形象越不是那么好,这实际上有了一个结论。在社交媒体和一些不太负责任的媒体,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少部分,在他们上边传播的很多信息不是客观公正科学理性的,有的是加入自己的思想,有的是有偏颇的,这里可能是科学知识的不足或者对客观事件没有完全把握,也不排除有个别其它的理由在里面。  [06-17 17:39]

张建中:所以由于有了这么的一个环境,就造成了越是著名的企业,越有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越是著名的企业对于一个行业的影响就越大,让老百姓觉得说这一类东西好像都不放心,最后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坏的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实际上,现在的中国食品安全是应该让我们大大放心的,比起多少年以前,现在需要的是要把这些信息科学、客观、公正、理性的传播给我们的消费者,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应该总体做这么一个评价。  [06-17 17:39]

曹敬衡:食品安全一方面从数据显示,我们整体食品安全是向好,但另一方面大家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还是不够。我觉得除了整体舆论环境之外,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消费者自身认知问题。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通常都抱有一些恐惧,不了解有恐惧陌生,所以很多事情,比如食品安全事件,并不见得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是消费者的认知问题。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非常有必要,即在这方面怎样更好的科学性的传播正确的知识、信息,这很重要,所以我想从我们企业角度来说,很多问题我们不要等问题发生才去和消费者沟通,而是要在问题发生前沟通。所以我想做企业要把一些问题做在前面,跟消费者的沟通很重要。  [06-17 17:40]

曹敬衡:很多企业开放自己的工厂或者一些商店,作为跟消费者沟通的方法,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方法,其实这些方式方法一方面让老百姓眼见为实,另一方面对企业本身应有些认知。第二大家可以看到,在之前的数据里面,消费者对于企业传播的信任度只有16%,可信度非常低,将来怎么样跟我们类似的研究所合作,以沟通、教育消费者,将成为下一阶段我们考量的一个重点。  [06-17 17:40]

主持人:刚才几位专家都谈了自己的观点,应该说我们国家食品科普的环境现在是有一些问题,媒体责任关系其实很大,如何把媒体科普环境建设好,国家目前也有一些办法,比如们主流媒体上宣传强度的加强,以及像果壳网等民间组织做这些工作,应该说都是传播一些正能量,让大家重拾信心,建立互信的关系。我再提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把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科普体系建设好,我们各个部门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我们各个组织,应该怎么各鞍其背?我想听一下我们几位专家的建议。  [06-17 17:41]

曹敬衡:其实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现在在科普方面的知识非常多,掌握许多正面的或者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但怎么样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其实媒体的角度来说,这些年来媒体有很大变化的趋势,就是媒体蓬勃的发展,它改变了原来很多情况下的单向传播,现在强调互动,未来在传播方面怎么样利用新兴的渠道,尤其是手机,通过微信、微博把这些信息跟消费者之间做个互动,将来可能是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06-17 17:41]

张建中:百胜在食品安全方面还是做了一些工作,原来百胜注重营养食品宣传。每年到我们餐厅的消费者有十亿人次,所以我们就利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餐盘垫纸,这个垫纸原来是印的广告,但是后来这几年,垫纸慢慢变成了百胜宣传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的一个平台,或者说是一个渠道。我们会介绍例如白羽鸡的营养价值等,传播这种知识,总之就是利用自己企业所拥有的平台,当然,我们在网上也会与各种传播机构进行合作,建一些食品安全和营养的科普网站,跟他们做一些栏目,把信息传播出去。但是确实有一个问题,就是传播的效率问题,一定要利用现在的传播手段,以实现更快的传播效率。  [06-17 17:42]

张建中:我的一个建议是,很多的食品加工企业都是大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有非常多的员工,像百胜就有40多万的员工,这些员工都是在自己的生产线自己的餐厅,是真正了解自身的,如果把这一些人动员起来,把一些非常科学理性,即经过科学认证的东西通过员工平台发布出去。我们要建立微信微博这种平台,把自己的声音,特别是当错误的声音被发布出来,我们要告诉公众科学的真相是什么,事实是怎么样。我们见到太多太多的不是事的一个问题被炒作成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看到一个报道就是说去年食品科技协会对前一年所谓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挨个的甄别,结果发现只有一件能跟食品安全沾边,另外九件跟食品安全没关系,但是在这种信息大量传播的时候,就应该通过这种平台把信息发布出去,不光通过我们的传统媒体,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做食品安全正能量的传播者,谢谢大家。  [06-17 17:42]

吴欧:我觉得从我们做媒体的角度上来说,我们现在也面临着一些蛮大的困惑,比方说我们在做食品安全的时候,我们面临特别大的困难,就是我们上哪里去找可靠的信息,之前我们的做法是我们梳理相关能够搜查到的所有的科考文献,以研究相关的领域研究是怎么样。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说有一些这个领域里面的专家能够出来说话的话,会让媒体觉得非常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碰到了挺多的阻碍,比方说碰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相关的领域可能找到的专家不愿意说,当然这个方面他们有一些压力,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媒体有时候断章取义,或者赶时间,把新闻稿给专家看一下,可能造成媒体和专家沟通障碍,导致专家不愿意说。但是现在可喜的是在微博上专家愿意出来说话,他们很愿意和果壳网做交流,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显得底气更加十足。  [06-17 17:43]

吴欧:还有一些比较官方的媒体,比方说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上次做的反式脂肪酸,风险评估调查我觉得非常非常出色,反式脂肪酸对于公众的危害前几年被说得非常非常厉害,官方主动做一些风险评估报告。反式脂肪酸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我们政府机构能够把一些比方说国标提高了或者降低了,我们把这个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及时主动发布出来的,比现在出来一个事,比专家是怎么说的效果要好得多。  [06-17 17:44]

吴欧:另外还有一个这里还有两位企业的代表,我觉得我们对于媒体来说,我们非常愿意跟企业合作,比方说我们参观过一个牛奶工厂,牛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他在这个过程中,激素添加是怎么样的过程,如果说我们能够透明化这个生产过程的话,那一定还是会对公众有很大很大的说服力。另外我们媒体也应该反思,我们作为媒体当中的一部分,我们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不是也需要提高,反正以前的媒体大部分文科生比较多。那在果壳编辑部有一个反常的现象,果壳网编辑部所有人都是理科生,除了我们的主编。我们的编辑有一个初选的过程,我们会借助于发表的论文来力求我们的报道是准确客观的,然而可能不是所有的媒体,它的从业人员都有我们这样的一个理工科的比较,有人可能取笑我们思维方式比较土,但是我们把科学传播的知识点讲踏实了,讲明白了,这比靠博眼球的生命力要强得多。  [06-17 17:44]

崔军:我非常同意前面三位嘉宾的观点,这是一个建立理性传播环境,这是伟大的工程,一个是解决“不知”的问题,一个是解决“不说”的问题,“不知”的问题要通过科普来解决,这个我不说了。“不说”的问题,对于我们媒体来说确实是困扰我们很重要的问题,我曾经归纳为“四不说”,每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的时候,有一个“四不说”现象,真的专家不出来说,伪专家在那使劲说,伪专家在那说他的知名度高,真专家为什么不说就怕拍砖。公众对企业是16%的可信度,这是因为企业说自己的产品好,如果他说产品不好,肯定100%的可信度,这是个人的信任习惯,这是专家不说。  [06-17 17:45]

崔军:第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以后,绝大多数企业不说话的,为什么?怕吆喝上身,甚至我们搞一些正面宣传,他说最好别说。第三个不说是政府不说。第四个不说实际上是媒体本身的原因,记者不愿意说,我要说食品安全问题,我这篇稿子转载率一定高,我可以拿到奖金,我如果说某个东西好,我的稿子没人看。  [06-17 17:45]

崔军:我们怎么样让这些人来说,上午我们社长也提到了,我们牵头组织了一个中国食品安全30年论坛,将来我们希望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出来说,如果真有这个问题,就讲这个问题有多大的危害,大家如何防备它。我们要告诉大家事实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样的,消除大家不必要的恐慌,这是我们各种招数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办法,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说了。  [06-17 17:46]

主持人:刚才几位专家对构建国家食品安全体系有好的建议,我从科协来,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宗庆后先生提出来一个问题,他说我们现在食品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食品研发的一些工作,都是由科技工作者承担的,那么中国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一个群众组织,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在这儿也简单讲两点。第一点,对科技工作者的这种组织、这种联系,我们有多种方式,通过学术交流,通过组织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一些认识。中国科协现在在对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方面,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加强科技工作者道德自律,比方说食品企业,食品发现的所有问题,那么我们有没有责任,科技工作者是应该反思的。从前年开始,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几家就开展了科学道德宣讲,让科学家自律,大家研发的东西到底该不该干,我应该怎么样承担科学伦理,通过这种反思,可能对我们食品企业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06-17 17:46]

主持人:第二,就是刚才崔总编讲的,科学家在遇到一些重大的科学突发事件的时候,常常失语,不敢讲,怕讲。那么现在中国科协也打造一个平台,科学家媒体面对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了以后,我们及时搭建一个平台,组织科学家能讲的能说的然后能把这个问题讲清,用媒体的方式传播出去。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以后,促进了社会对一些问题正确的理解,防止偏听偏信,那么我们媒体记者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通过跟科学家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写出很好的报道来,对社会传播正能量是非常有好处的。  [06-17 17:46]

主持人:我们讨论企业诚信问题,讨论媒体诚信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只不过今天可能是借食品行业提出来,留给我们反思的东西可能还很多,需要我们回去以后再认真想一想反思一下。一个社会怎么建立诚信体系,应该怎么传播,这可能是在信息化时代,在这种自媒体时代,是每个人的责任。专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或者两三句话概述一下论坛的内容,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谁想好了谁先来。  [06-17 17:47]

曹敬衡:我先抛个砖,我想关于科普这一块,第一个是非常重要,第二,科普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里面有媒体、企业、专家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06-17 17:47]

张建中: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上,企业还是要做好自身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把自己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得不说100%的没有任何的遗漏,但是要做到99.99%。  [06-17 17:47]

张建中:第二,发生问题的时候,把准确的信息向公众披露。从政府来说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应该及时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共同把负面降到最小,不要造成对行业,不要对其它产业造成影响。从媒体来讲,不管是自媒体还是社会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大家都应该客观、公正、科学、理性对待食品安全事件,在出现这些事件的时候,多问几个问题,多请教几个专家,把问题真正做到客观了解,然后有一个科学的依据以后再去报道,我觉得在食品安全上不要这么急,准确比速度更重要,我们最大限度减少错误的信息,才能最大限度传播正确的信息,这样才能成为食品安全正能量的传播者。  [06-17 17:48]

吴欧:捍卫细节与真相,谢谢大家。  [06-17 17:48]

崔军:今年李克强总理说过一句话,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如何建立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传播,传播的各个环节上都不要过多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把公众的利益作为的己任,一定会有非常好的传播秩序。  [06-17 17:48]

主持人:好,谢谢各位,今天的论坛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06-17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