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我们这个论坛非常好,谈食品安全问题,起码在这里吃的食品是非常安全的。第一个阶段,几位部委机关的领导和企业家都做了非常好的发言,他们就食品行业的形象问题、遵纪守法的问题做了非常好的讨论。

  丁士: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主题是“追溯体系建设,促进诚信基因培育”。说起这个问题,今天早上我到会场的时候,有的同志看会标把眼睛看花了,一看全国食品安全宣传网,就说你们办的,我说不是安全网是安全周,我坐在底下想他说得还真对,实际上我们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就是这张网,这个网互相有联系的,把方方面面都兼顾到。如果食品安全真的有着一张网,我想我们的食品安全也不会这么严重了,这个网怎么建呢?网是有联系的,这个格子扯一下子,那边就动,都能联系起来,实际上跟我们下午的主题又联系了。如果我们所有的食品都能够有追溯,你拿到一个食品,上面有个电话号码,一拨,网上一查,马上就能落实下来,有这样的约束力,这样的监督力量,这样一张有效的网,我们的食品安全肯定可以让大家高枕无忧了。下面首先请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同志给我们讲建设肉菜追溯体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常晓村:谢谢各位领导,谢谢主持人。刚才主持人讲到宣传网,我这里表个态,商务部积极赞成,赞成搞一个食品安全的宣传网,把宣传周固定下来。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做"建设肉菜追溯体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实际上也与这个网有关系。很高兴参加这次食品安全论坛,借此机会,我就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问题发表意见。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也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和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肉和菜作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食品安全当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保证这"一荤一素"的安全质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就有了更大保障。

  常晓村:2010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启动了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率先在部分城市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信息追溯的链条,实现肉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切实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一,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常晓村:一是有利于落实流通主体的食品安全责任制,提升行业诚信度。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通过网络将相关信息归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肉菜流通信息链条。有关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可以及时查询产品来源、流通环节、检疫检测等信息,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消费者明白放心消费,并实现对经营者有效监管,从而强化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提升流通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

  常晓村:二是有利于通过市场倒逼机制,强化肉菜生产源头质量控制。在食品产业链条中,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建立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可以建立一种市场倒逼机制,运用流通引导生产和消费。一方面,将肉菜流通过程透明化,信息公开化,起到一定的威慑力量,让不合格的肉菜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快速地定位,在第一时间查到问题,查到祸根,迫使生产者积极落实生产责任,强化源头管理,保证质量控制和产品检测,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常晓村:三是有利于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打造肉菜优质品牌。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信息化程度都比较低,设备简陋,流通方式粗放,链条长、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流通质量安全保障难度很大。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可以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流通渠道,优化交易流程,强化过程监管,有利于流通企业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扩大市场的占有率,有利于扶优扶强,也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

  常晓村:四是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快速反应能力,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从一些地方的经验看,建设肉菜流通体系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建设流通体系,帮助监管部门实现对肉菜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的无缝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创新监管方式。同时,密切行业部门与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更好地保障肉菜质量安全。

  常晓村:第二,肉菜流通体系的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商务部、财政部分两批确定了20个城市,已将60多家生猪屠宰企业、140个大型批发市场、5300多个标准化菜市场、2400多个大中型连锁超市,7100多个消费团体单位纳入了追溯体系,各试点城市已明确了试点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制定标准制度,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刚才我见到教育部的同志,我们跟他过去合作过,那个叫做农超对接、农校对接,通过对接,也可以追溯产品的质量,一会儿还要介绍农校对接方面的经验。

  常晓村:为了保障追溯体系的统一布局,商务部出台了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规范、建设标准,确定了统一采集指标、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追溯规程等"五统一"的建设原则,确保跨区域追溯信息的互联与互通。此外,商务部制定了"十二五"指导意见、考核评估办法等等,积极开展对试点城市的督导和考核评估,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常晓村:目前,上海、成都、杭州、宁波、无锡、青岛等地的追溯体系已经投入运营,初步实现了追溯功能,并实现了与中央平台的对接,上传数据已经多达4200多万条,在试运行过程中,部分城市的追溯体系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作用。据成都市统计,自建成肉类追溯体系以来,全市的定点屠宰量同比增长了三分之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白条猪肉的日交易量成倍增长,同时各环节监管部门利用追溯体系实时掌握了肉菜流通状态,将市场巡查与远程监控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此外,流通追溯体系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相继做了报道,网上相关搜索信息已达20多万条。

  常晓村:第三,建设和完善流通追溯体系需要继续加强的几项工作。

  常晓村:一是推动和扩展流通体系,形成覆盖全国的流通追溯网络。充分利用菜篮子市场负责制的体制优势,发挥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两批试点城市攻克追溯难点,积累和推广经验。2012年,将加大力度再选择15个城市开展第三批追溯试点,力争覆盖有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初步形成与全国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相适应的全国网络构架。

  常晓村:二是加强与监管部门的衔接,探索推进全过程的追溯。首先是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推动两个部门追溯体系的对接,实现从种植养殖源头到消费终端全过程的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追溯链条。加强与卫生、工商、质检、药品食品监管部门的协作,推动推进信息共享,落实主体责任,制止场外交易,并为追溯体系提供有力的保障。

  常晓村:三是推广和宣传肉菜追溯体系,引导居民放心消费。通过中央和地方的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的报道,充分宣传肉菜追溯体系建设的作用、意义、目的、措施和效果,积极宣传引导鼓励消费者主动索取购物凭证,积极维权,实现放心的消费。通过发布实施追溯企业名单,褒扬实施追溯企业的典型,提升消费者对追溯的认知度,扩大品牌效应。

  常晓村:同志们,朋友们,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是针对我国肉菜生产状况和流通状况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人民期盼。这也是一项创新型工程,它涉及面广、政治性强、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将坚定信心,在试点过程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努力攻克难关,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将追溯体系覆盖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此,我对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对这项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也诚挚地欢迎各位朋友和同志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和流通现代化水平更好的发展。最后,我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丁士:常司长的演讲让人振奋,也让人幸福。我也提供一个例证:去年“走基层”的时候,我们驻河北的一位记者起了个早,早上两三点就赶到当地一个生猪的屠宰场,看到他们把猪怎么杀了,肉打上标号,连夜运到北京,跟踪采访,说明我们肉食的追溯体系确实在建立。常司长也给我们描绘了非常好的前景,将来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能够有食品追溯机制,也就是说,将来大家到餐馆吃饭的时候,可以让服务员跟你说这只羊腿子是内蒙古哪个地方产的,他能够说出这个产品的来源。当然,还可以扩大到海产品,可以跟你说,摆在你面前的这个辽参,是辽宁哪个地方产的,多少克的辽参是可以查到的,到了这个地步的话,这个食品安全网就非常严密了,当然这是个前景。实际上,现在有一些产品已经有编号,已可查的了,下面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副主任罗秋科先生给我们讲一讲食品可追溯的问题。大家欢迎。

    罗秋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次论坛,我演讲的题目是"可追溯--中国食品全产业链监管之道"。我们知道,信息化需要数字化,数字化需要物品编码。要实现对物品编码的自动采集,需要自动识别技术。因此说,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作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物品编码工作的一个专门机构,在物品编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助推食品安全监管",这是编码中心的一项重要使命。这些年来,我们在利用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服务食品安全追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罗秋科:大家知道,食品安全追溯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记录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食品企业实施追溯,就是对企业生产、仓储、配送、销售等供应链全过程的流程标准化,建立食品的统一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做好关键信息记录,做到"向上一步可溯源,向下一步可追踪",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食品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通过物品编码,及我们看到的商品条码等等,从原料到成品、到上市,最终到消费者的供应链链条所记载的信息,快速缩小问题食品范围,准确查出问题环节,直至追溯到生产源头,确保了食品召回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罗秋科:食品可追溯管理也是适应和服务国际食品贸易与出口的重要措施,欧盟、日本、美国等诸多国家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明确要求在本国销售的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以减少大范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目前,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的食品安全追溯解决方案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推出的《全球追溯标准》(GTS),它基于全球应用的商品条码标识体系而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良好农业规范等规范的要求,具有全球统一性、标识唯一性、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已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欧盟等多个国际组织认可和推荐,广泛应用在欧美、亚太等地区60多个国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罗秋科: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工作,在国家《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里、国务院关于加强乳制品、酒类产品监管的通知中,都强调了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明确要求企业实现对生产流通过程的记录,具备可追溯性。今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已明确要求,搭建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动各行业产品质量信用建设。

  罗秋科:同时,依托物品编码等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加强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提高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质量安全动态监管、质量风险预警、突发事件应对、质量信用管理等效能。将物品编码科学地用于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编码中心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机构等遵循系统性、唯一性、可扩展性等原则进行科学编码,采用条码、射频识别等技术使食物流与信息流实现同步,使得产品所有的生产和流通信息记录贯穿整个供应链。再利用物联网技术完成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传输与发布,最终达到追踪和溯源食物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罗秋科:我们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行业快餐了大量调研,建立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了多项食品安全追溯关键国家标准,指导企业实施,出版了多种实施指南和案例集,建立了寿光蔬菜、四川茶叶、新疆瓜果等一百多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示范,完成了中法食品跨国追溯项目,并为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的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和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商品条码信息实现对超过1000万种产品和15万家企业的责任主体追溯,对实现食品的有效监管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罗秋科:当然我们也知道,现行许多行业、部门和技术公司都建立了各自的追溯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内部编码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和查询。不能否认,这些系统对企业实现产品可追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标识体系,导致了可追溯信息格式不规范、不统一,信息无法共享和交换等问题,给食品可追溯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同时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政府和企业的重复投入等问题。

  罗秋科:因此,实现食品全产业链的监管,统一物品编码势在必行。通过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的"物品编码",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真正把食品生产的上下游,也就是将食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物流、销售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协同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可追溯体系,真正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可追溯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罗秋科:最后我希望,从统一的物品编码标识做起,通过采用全球统一的可追溯的物品编码标识体系,使产品和产品信息在世界各地高效、安全地流通和共享,从而为政府实现食品全产业链监管提供有效手段,为企业开源节流创造更多价值,为人们坚定消费信心、改善生活质量提供技术保障,筑牢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丁士:罗主任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编码的作用,我理解,现在在编码的使用上,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真正在食品安全方面,能够做到统一编码,还没有做到,特别是从农田到餐桌,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码,可能还有赖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同时还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发达,特别是物联网的发展,这才能把食品安全这个网织得更加严密一点。谢谢罗主任的发言,下面请来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农校对接办公室的赵志宏主任,她作为一个用户来讲一讲,可追溯的重要性和它的作用。

  赵志宏: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建立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完善追溯体系,保障学生餐桌安全"。首先感谢主办方提供这次与大家交流食品安全话题的机会。学生的食品安全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大中小学受教育人口约3亿人员,学生的食品安全工作不仅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做好广大学生的食品食堂安全工作,教育部与其他各部委和全社会都作出了大量的工作。

  赵志宏:多年来,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农副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为了维护学生食堂价格相对平稳和食品安全问题,国家2007年-2011年累计拨出了近几百亿左右的资金补贴于学生食堂和学生食品安全工作上。因此,合理地整合市场资源,减少农副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学校食堂采购成本,保障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和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2009年,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出台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2010年和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均有明确指示。

  赵志宏:教育部通过牵头召开全国范围内的农校对接洽谈会、开发系统搭建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协调规划建立国家级冷链集群产业园区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工作。通过三种模式的联动实践探索,进一步认识到"农校对接"项目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在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校对接"工作是一项可以通过高校及中小学学生食堂这个具有巨大潜力、较为稳定、政策可以规范的大宗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和高校后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相对应的较为稳定的采购订单,引导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基地源头订单式规范化生产,提升农业标准化种植水平,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减少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扩大农产品出口范围,增加农民收入,综合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赵志宏:在综合性上,学校食堂采购通过"农校对接"方式,通过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全国高校后勤采购的统一的立体化信息电子商务平台采购农产品,在采购过程自动化、源头可追溯、环节可控制的过程中,还通过整合交易、物流、金融等服务实现高校食堂采购的全程协同,减少了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有效地大规模、大幅度降低学校食堂后勤物资采购成本,保障了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同时,行政部门通过平台的数据整合,随时掌控高校食堂采购的平均物价、数量和品种,保障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补贴。

  以农校对接项目为驱动,建立国家级冷链集群园区是进一步贯彻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讲话精神的重要工作。

  赵志宏:同时也是整合物流资讯及物流配送体系环节,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打造以农副产品及食品类粗加工、深加工为主的集约化、专业化、高标准的中央厨房密集加工集群为主的国际化产业园区,是推动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工作。

  赵志宏:冷链集群产业体系的建立也是奠定中国农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建立并完善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和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必然发展过程。中联联合与中粮集团、中信集团、中国供销集团正在探索合作,准备在天津市宁河地区开展建立第一个国家级冷链集群产业区。

  赵志宏: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诚挚地希望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农校对接项目。今年7月27号,由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在此诚挚地邀请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交流。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推进这心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亿万学生,并能够建立起我国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体系和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出努力。谢谢大家。

  丁士:我们学到了几个关键词。农校对接,这个意思大家知道,从生产基地到高校,把这两个对接起来,从产、销到用对接起来。还有一个是冷链集群,这也是一个专业名词,而且这要做成一个园区。大家知道,高校有几千万人,他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大事。所以,对于高校的食品安全,从中央到各地政府,再到各个部门都高度重视。在这里,我们知道这些情况,也非常有必要。前面几位发言人都是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下面请企业家讲一讲,前面一个段落的时候,大家都特别讲到,食品安全,企业是基础,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企业家在食品安全中确实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第一道关卡”。企业家的认识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的水平和质量。我注意到,马上要发言的是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同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两会期间。这次见到她,她到哪里都要把企业的情况跟大家做介绍,她对企业投入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下面我们请阳总讲讲她的心得体会,大家欢迎。

  阳国秀:今天我非常感动,能参加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特别感谢我们在座的每一个朋友和嘉宾对果秀的支持,特别感谢我们中国经济网和经济日报对果秀的认可。

  我始终记得我们的老省长、现在的工商总局周伯局长对我说的一句话,"牌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15年来,湖南果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质量、做体系、做果园、做生产、做研发,果秀人非常明白,原料基地是成就百年果秀最坚实的基础,果农是百年果秀最忠实、最可靠的战略伙伴,没有原料基地,就没有食品安全,就没有工厂片刻的安宁,就会关门、破产、倒闭,法人就会坐牢。15年来,果秀始终把果园作为第一管理。

  阳国秀:严把质量关,公司坚持自产自种,投入一千八百万多万元,建立占地350亩的"三区两园一圃"总量基地,储备50个模本,选育8个优质新品种,累计向果农提供种苗500多万株。

  阳国秀:严把技术关,公司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制定湖南果秀柑橘无公害栽培操作规范,湖南果秀出口柑橘原料基地、黄桃基地有机栽培技术,形成了完整的基础体系。

  阳国秀:严把管理关,根据生产技术规程,对果园规范、定制、土壤、施肥、用药、水质、树体、花果、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运输、保鲜、贮藏等全部生产环节,全部量化管理,对每一片果园、每一个农户、每一项生产过程建立详细的记录卡、建立日常巡查监督机制,实行全程数字化管理,确保生产的每一项流程都按照FDA的标准进行。

  阳国秀:严把标准关,对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的果农,公司优先收购其果品,并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者,公司除拒收果品外,还收回承租权,解除双方合约,在2001年,公司建立了15.8万亩柑橘和黄桃原料基地,全部通过了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产业认定,把果农视同企业员工来对待。资金扶持,公司借鉴孟加拉国移民小银行贷款模式,建立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银行"四方联保,链式贷款的投入机制。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累计为果农解决生产经营贷款4300多万元,受益果农户8200多户。

  阳国秀:承包扶助,对承包公司果农的农户前五年免交租金,第六年按每亩一百元缴纳租赁和管理费。

  阳国秀:技术服务,公司聘请了一大批省内外知名专家,建立一支有16名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还定期邀请日本、以色列等外国专家实地指导培训员工,加强对果农的技术服务。对每个基地派技术服务小组,从种苗繁育、种植管理、施肥用药、采摘贮藏、保鲜运输等集成化技术服务体系,对果农进行点到点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近三年来,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开办培训班24期,培训8300多人次。现场指导果农5600多人次,6700多个果农通过学习培训达到园艺中级以上的技工水平。

  阳国秀:人文关怀,公司坚持以果农为本的原则,对果农的关心、帮助,从生产领域延伸到生活领域,公司董事长阳国秀每年春节的初二到初十都坚持到果农家里走访,几年来从来没有间断。

  阳国秀:在生产上,果秀公司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投入3500多万元购置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备,安排专门的检测楼,培训专门的检测人员,在生产加工全流中,先是原料、过称、封口、金(属)检、杀菌五个关键控制点,对农药残留、抗生物质、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理化、过敏源等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阳国秀:前几天,质量监督总局的中国金检(音)集团就准备和果秀公司在湖南建立一个双方合作的农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他看到我们的整个过程非常规范,而且有一定规模了。公司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追踪体系,任何一个产品来自哪个土地、哪户老百姓,既可了解来自哪个国家、哪个供应商,都可以批次号追溯到所使用的原料批次和供货商、生产商、直接人员,为公司追查、分析问题提供依据。

  阳国秀:公司召回系统能在两小时内把货架和果园联合起来,产品的原料可追溯到单个农民,今天中午餐桌上摆的就是我们生产的果秀果杯,可能大家在想,果秀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做得这么细?其实因为我们主打市场就在美国,我们为了进入美国市场,可以这样说,我这一生就做了这一件事情。

  阳国秀:公司还实施了电子监管,通过监管系统,利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以过程监管、项目检测、风险分析、关键控制、系统保证和复合型验证为基础,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实时监控,强化企业质量意识,加快报检出库事故,大大减少公司产品在线质量事故,提高产品合格率,增强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我们在美国市场整整15年,每年大约6000多美金的产品到美国市场,真正湖南果秀在中国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美国同行业,很多人都知道我这个老太太,对我们的食品非常放心的。

  阳国秀:将来的果秀工厂恪守创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标准化规模化,果秀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果秀的目标,90%的原料来源于自己管控的果园,果秀的育苗系统使用生物科学技术育苗,以取得最好的质量,保证食品安全的品质,果秀有非常完善的追溯系统,产品的原料能够追溯单个农民,我们的召回系统能在两个小时内把农场和货架联系起来,追溯产品的来源。

  阳国秀:果秀的农场控制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果秀原料验收程序筐篮到果园,卡车到村,安全摘取,准时发货,保证果秀的原料在最短的时间运到工厂,我们不单单在经济上帮助农民,还从技术、培训、服务到果园,我们和我们的果农共同承诺,真正世界优秀的农业产业规则。到2020年,公司年加工50吨的果树,年产值50亿的,其产品研发、农业基地、食品制造和包装,现代物流、品牌营销为一体的全国同行业中最强的龙头企业和广大股东提供持续回报的上市公司,我们坚信,果秀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谢谢大家。

  丁士:“果秀”,果然优秀。湖南一个的小企业,把产品用美国FDA的标准,经过15年的生产,虽然量不是特别大,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打造了品牌。刚才听了介绍,如果追溯的话,两个小时之内,能够把产品追溯到在哪个村子种的,来自哪个果农,确实不容易。这样的企业确实建立了一个很严密的追溯网。我想,建立追溯网固然是为了发现问题,能够追溯到产品来源地,但是最大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再去追,而是要尽量不出现产品问题。实际上,建立这个网是要有威慑作用。这一点,企业家的作用非常重要。阳董事长有点美国的精神,美国讲究企业家个人的品质,个人的信誉非常重要,她就在打造这种品牌。感谢阳总,也希望她的企业越办越好。

  丁士:下面进入对话环节。参加对话的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理事长宋昆冈先生,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助理、全国用户部部长樊天顺先生,雀巢大众化区集团事务副总裁董玉国先生。主持对话的是中国经济网的总编辑崔军先生。

  崔军: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本次论坛执行承办单位中国经济网的崔军,感谢大家出席本次论坛,并坚持到最后。我一直相信,最后往往是最重要的。我们有一句话叫行百里半九十,这半九十的意思是说,最后这百分之十顶得上前面的百分之九十。刚才,丁总已经为我们介绍了压轴的三位嘉宾,话题是我国食品安全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话题——乳制品的问题。

  崔军:食品安全如此受关注,乳制品“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三聚氰氨的概念,也许今天都没有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也可能没有食品安全宣传周,甚至没有已经举办四届的这个论坛。但是,最近我也常常听到一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的音量越来越强。这个说法是,目前我国乳制品的质量是历史上最好的,我国对乳制品质量的监管目前是世界上最严的。这“一横一纵”的两个之最,我想请教各位嘉宾怎么看?首先请在乳制品行业中最有发言权的宋昆冈先生,他从1995年就开始担任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理事长,在乳制品企业中有着非常高的威信。

  宋昆冈: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5月27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向社会发布了以上两个观点,在观点发布之后,受到了不少人质疑。在此,我跟大家说明这两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首先,“历史最好时期”是怎么得出来的。“历史最好时期”是根据近三年来,国家对乳制品行业和企业进行整顿所取得的成绩。从去年到今年的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对乳制品质量抽检的结果得出来的,这个结果是多少?是99%以上。 所以,我得出来,它是历史最好时期。

  宋昆冈:第二,说是“世界上管得最严”,确实是。雀巢的董总在这里,他可以讲一下体会。我讲几点,可以说监管力度是最严。生产许可证制度,有的国家有,有的国家没有,我就讲一点,抽查。我们国家规定,对婴儿奶粉企业所用的原料抽检率不低于15%,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没有的;对婴儿配方奶粉每周抽查一次,这个国际上也没有;技术监督部门派驻企业进行监管,世界上还是没有。其他的我不说,我就说这三点。可以证明我们国家对婴儿奶粉的监管是最严的。

  宋昆冈:当然,协会的这个观点告诉社会以后,大家纷纷质疑,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有这么多质疑呢?我觉得有两点原因:第一,我们行业和我们企业这三年来所发生的变化、企业整改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向社会说得不够,大家不了解。

  宋昆冈:第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乳制品问题,使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又进一步受到伤害,消费者的疑虑很深。所以,协会说出来之后,大家不信,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到7月份,我从事乳制品行业管理就是30年了,我见证了中国乳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过程,所以,我以我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和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向社会发布了这个结论。当然,我们没有强制要求谁接受我的观点,信不信由你。如果你不信,你可以还从国外去背奶粉回来。这就是我要说的。

  崔军:同样的问题,请教一下樊先生,樊先生来自国家质量协会。中国质量协会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领导的推动我国质量发展的主要机构,早在1979年就成立了,已经有30多年历史。樊先生对乳制品也非常有研究。

  樊天顺:首先,非常感谢论坛邀请我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正如刚才崔总编辑所说,自1979年成立,我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推动中国的企业,包括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的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还包括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话归正题,说到乳制品安全的话题,刚才这两个观点,我注意到了。乳协发布的观点,在网上有一段时间吵得是比较多的。我想,乳协说出这两个观点,宋理事长是的确需要勇气的。大家对食品安全非常关心,担心和质疑可能要大于信任,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现实情况。不管大家怎么看,从现象上至少是如此。

  樊天顺:至于这两句话怎么看?我实话实说,原则上部分同意,不完全同意。为什么?刚才宋理事长讲了一些理由,我赞成第一句话,乳制品从纵向来说,应当是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这点我承认,我也赞同。大家都知道,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一方面国家对乳企的整治力度是非常大的,包括生产许可证的换发,淘汰了40%多的一些小的乳企,剩下的乳企至少在检测设备上,国家强制要求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拿到生产许可证;另一方面,如宋理事长所说,无论从乳企自身还是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方面,都加强了监管力度,再加上这几年,在奶源、运输冷链、生产控制等方面都有改善和加强。所以,第一句话我是赞成的。而且我们这几年也在持续跟踪,并通过两种途径在跟踪奶业的质量,一个是对于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从2009年到今年一直在做;另外,我们也偶尔做一些对食物的检测,可能我们今年还会有一个奶粉的比较检测的发布,结果也同时能支持乳协发布的结果。

  樊天顺:第二句话,也就是“监管是全世界最严的”,我不是完全同意。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国家食品安全中的不安全因素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要多。经过这么多年,特别是三聚氰胺的一些教训之后,我们的确在食品监管方面加强了手段,也采取了一些严格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说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国家食品行业,包括我乳制品行业,也包括其他行业,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产业的集中度是非常低的,而产业集中度的高与低直接与监管难度的大与小密切相关。

  樊天顺:如果说,我们是五家企业、八家企业,和几百家、几千家企业相比,监管肯定是越少越好做;另一方面,大家都很清楚,农产品监管,除了初级农产品之外,剩下的农产品,从生产一直到流向老百姓餐桌,链条是非常长的,这样监管难度会非常大。现在尽管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等都加强监管、采取措施,但要想措施完全到位,这需要解决非常多的问题,包括理念上的认识问题、一些具体操作的手段问题等,而最终发现问题了,我们在严格执法方面、惩罚力度方面等还有所欠缺。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完全解决,我们说监管是最好的,或者说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恐怕有部分是需要打折扣的。这是我的一些观点。谢谢大家。

  崔军:董总,您是来自企业,而且是知名企业,您怎么看?

  董玉国:首先很荣幸跟这两位坐在这里谈这个话题。我跟樊先生是第一次见,跟宋理事长是老熟人了。宋理事长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是这个行业非常受尊重的人物。另外,乳制品工业协会,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协会在提倡行业自律,重安全、重质量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带头作用。从宏观角度上,他们二位都说得很深刻了,我不多说了。我只从雀巢公司本身介绍一下刚才提到“中国乳制品是世界上监管力度最大的”的观点。我不清楚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什么概念,从雀巢本身来讲,它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我们在世界上有很多乳制品工厂,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雀巢乳制品公司相比,雀巢双城工厂负责质监质保的人非常多。每个产品从原料到最后到达每个消费者手里,需要进行两百个左右的检测,是非常烦琐、非常复杂的。公司在这里面的投入,大概每年两千多万元人民币。所以就雀巢本身来说,至少在我们这个系统里,双城这个厂所提供的监管,对产品的控制是最严格的。

  崔军:谢谢。董总用一些企业的具体事例来验证了这两句话,这个环节的论坛主题是食品产业链的可追溯问题。正如刚才各位嘉宾所说,产业链的可追溯是解决食品安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对奶业企业来说,这个可不可以可追溯?是不是因为原料存在某些问题 ,我们才不得不出台这样一个严格的监管手段呢?这个问题从董总开始。

  董玉国:因为我是公司代表,说话身不由己,要为自己做宣传,我尽量客观一下。乳制品追溯体系,实际上是保障质量、保障食品可靠性的一个工具而已。它是整个质保系统中的一部分,出了问题以后追回去。所以,从乳制品来讲,从雀巢本身实际情况来看是能够追溯回去的。 比如说奶,有的记者曾经到我们工厂看过,双城是个比较有特点的奶区,有好几千户奶户,向雀巢公司供奶。公司每天收两次奶,每收一次奶,每个奶户都留一个奶样。这个奶样就是整个检测过程中的一个原则——产品不管到哪个环节检查出了问题,或者到消费者手里后,发现有问题了,都可以回溯到哪个奶户的奶出了问题。所以,这个追溯是可以建立的,也是目前可以形成的。

  宋昆冈:产品追溯意义很大,在2010年国务院42号文件里就提出了这个问题。现在在乳制品行业里,首先是婴儿配方奶粉企业要建立追溯体系。也就是刚才说的,当你买到一包产品,上这个监督平台,可以追溯到这个产品哪天生产的、谁检验的、具体指标怎么样,这就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当产品出现问题之后,能够查到根源,还可以查是不是假冒产品,大概是这样的意义。在其他乳制品里,包括酸奶、白奶等都可以使用,现在这个追溯体系正在推广之中。

  崔军:第三个问题,可能离食品安全稍微有点远,但是食品安全是“因”,所以第三个问题是“果”的问题,就是国产奶与进口奶关系的问题。最近有很多媒体报道说,由于我国出现乳制品食品安全问题,使进口奶占领了我国很大一块市场。还有报道说,这块儿市场主要在高端市场,我不知道这个“高端”是指哪个算“高端”?在高端市场,洋奶粉已经占了70%甚至85%的市场份额,即使我们一些国产品牌的奶粉,用的也是进口的原料粉。与之相对应,在洋奶粉的带动下,奶粉价格一涨再涨。有人说,同一个品牌的奶粉,在国内买一桶的价格,在国外可以买两桶三桶甚至更多,是不是这样?

  樊天顺:这个问题好像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应该请董总先从雀巢在国外和国内的售价来说,可能有更好的答案。

  董玉国:雀巢是很特殊的企业,如果谈这个话题的话,雀巢这个品牌是个跨国品牌,但是在国内市场卖的雀巢的奶粉,除了极少数特殊配方的奶粉是进口的,其他的奶粉,无论是婴幼儿奶粉还是中老年奶粉,都是双城这个厂生产的。雀巢是目前唯一一个在国内开发奶源、在国内收奶、在国内生产奶粉的国际品牌,这是很独特的地方,我就不谈为什么了。价格,我没有比较,不知道理事长是不是了解行业内的价位区别?

  宋昆冈:这个话题大家一直在讨论,说是“高端市场”,我看到的资料是85%。但其中有两个概念不清楚,第一什么是高端市场?高端市场是指谁?是家乐福还是沃尔玛?没有定论。所以这个结论有问题。75%、或85%的数字,在样本的选择上也是个模糊的概念。 第二,如果是进口产品,那个量没有多少。外国品牌,有国外生产的,有国内生产的。我刚才说了,国内生产的产品非常好,包括像雀巢、美赞臣、多美滋、惠氏、雅培在国内生产的产品。这样里边有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高端市场,第二是进口产品还是外国品牌。所以,这个数据我不知道怎么来的。但是我肯定这个数字是不准的。为什么?因为进口产品海关要报税的,这个有数可查。我们2011年进口了多少产品呢?我们进口的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不到45万吨,不是消费者在市场上买的袋子和轻装的。另外一个税号,直接供婴幼儿食用的包装食品,有这个税号,这个税号里包括什么?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包括米粉、果酱、肉泥都算这个税号,这个税号去年是七万八千吨。这里面有多少婴儿奶粉?这个我说不好,肯定不是七万八,也肯定比这个数小。我们去年婴儿奶粉的产量估计在在六十万吨左右。这七万八就能占到85%了吗?这个数肯定是不对的。所以说进口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很好算,但是这个数我觉得肯定是不对的。

  宋昆冈:关于成本问题比较复杂,因为乳制品是个完全市场化的产品,国家不对价格进行干预。当然,有关部门对价格是要进行质询的,要召集有关企业到发改委、价格司进行巡查的,但是价格这个问题比较敏感。确实,国外的产品比我们国内要便宜,我到国外去看了,他们的奶粉也就是一百多块钱人民币,有的可能更低一点。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到国外背奶粉回来呢?除了对国产奶粉质量不放心之外,还有价格因素,国外确实便宜一些。但是价格这个东西很复杂,我说不好。

  崔军:离四点半还有六七分钟的时间,受企业的委托,我再提一个问题。很多企业家,特别是乳制品企业的同志跟我说,现在困扰乳制品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谣言的困扰。企业遇到了谣言,往往显得非常无助。在这个方面,我们一方面说媒体应该加强自律,严格遵守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有应对之道,有一些应对的办法。这个问题,请三位提一些建议。

  宋昆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事。刚才提到大家对我们的质量检测结果大都不信任,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近来流传的一些不符合事实的事,实际上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有些事已经澄清了,但是还是在流传。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有一年某个企业说人家的奶粉雌激素超标,导致了孩子的早发育,这是假的,卫生部做过澄清,跟这个品牌的产品没有关联。紧接着,“皮革奶再现”,后来这个也经过澄清了,是某部门对市场进行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这个东西,就说市场上又有了。这是不对的,我们监测的目标可能有二百多个监测成份,不是说监督了就有了,这都是误传。 紧接着,某企业的学生奶造成250多个学生中毒住院,这事很吓人,后来经过检验,这个企业的该批次产品是合格的,而且这批产品不仅供应这个学校,也供应其他的学校,这个事也不是真的。另外还有,某地的两个孩子,双胞胎孩子,因为食用了某个品牌的产品,一个死了,一个住院了。经过调查,这个事不是真的,而且这个产品经过当地技术部门的化验,产品是合格的。

  宋昆冈:另外,有的人说喝的酸奶里有皮鞋。这个事,我们协会发表过看法,首先我们认为这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没有说这就不会出现,我没有打保票。为什么不可能?因为用的凝聚剂和增稠剂不是这一种,还有其他的。第二个,明胶和食用明胶在价格上没有多少差别,而且食用量也很少,仅是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六,也就是几十块钱,省也省不了几十块钱,多也多不了几十块钱,企业不会冒风险。当时我们分析这也是不可能的,后来这个事确实发生了,发生在药用胶囊上,我估计这事肯定出错了。一看是明胶,有些老酸奶确实在配料里写的是明胶,他没写食用明胶,大概是让大家产生误会了。

  宋昆冈:还有,“激素牛”的事情,某一位专家说了,牛已经不能产奶了,给这个牛打激素让它产奶,违反客观规律。这事也澄清了。最近又说了,2008年以前,有人发现他家乡往牛奶里掺假,是掺的牛尿。这个事大家都知道了,2008年以前的事拿出来,掺点水说不准是可能得。掺牛尿不可能,所以对这个事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像这些事,因为广泛的流传,实际上给消费者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一听里面掺了牛尿,谁还敢喝牛奶呢?除了我这样了解行业的人之外,消费者是挺害怕的。我觉得非常困惑,有些事虽然已经澄清,但是还是很难消除大家的不安。企业要和这些造谣的人打官司去吗?企业费不起这个功夫。我觉得,像这些谣言和不符合事实的事,消费者看了之,首先不要怀疑一切,不要草木皆兵,不要一听就觉得这个事不得了,要问一下为什么,这个事符不符合常规?第二个,符合不符合科学道理。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很容易做到的。 再一个,我希望像这些不符合事实的事,经过甄别之后,媒体应该给予广泛的宣传,让大家知道,别受它的影响。我就说这些。

  樊天顺:确实,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困扰企业的问题,不仅是食品行业。其实我想,这个问题在社会多个层面上都有。就我自身而言,可能不光是对企业,也包括对媒体、对大众,有三个基本的建议。对企业来说,我觉得企业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评价、谣言,确实存在问题也罢,如果有谣言,要积极应对,如果确实存在问题,也要积极应对,企业确实有错了,就要勇敢地出来承认。反过来说,如果被诬陷,企业也要勇敢地出来和造谣者对质,这个环境或许就会改变一些。如果说确实是企业错了,媒体也报道了,企业“推、遮、档”,过了十天八天,确实是真的,这个形象烙印形成以后,可能三个月、半年甚至两年都不会过去,这也是一些企业现在些澄清的事实不被大众所认可的重要原因。所以,不管是正面消息还是负面消息,只要判断准确了,就要积极应对,而且要快速反应,这是对企业而言。

  樊天顺:对媒体来说,我觉得这几年媒体,特别是公众媒体,由于这两年“自媒体”很发达,微博上面各种各样的消息,好的坏的都有,而且大家更多地关注的是一些负面的消息。所以我觉得,媒体应该承担一个社会责任,第一,有些话、有些消息,如果未经自己真正证实,不要去传,公众媒体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我们看,好多事情就是一家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知道从哪个网上摘了一句话,就当作正式新闻发布了;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公众媒体和自媒体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你要首先确认你所报道的东西是不是客观事实,如果你转发别人的,肯定要有转载自哪里。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只会自说自话,最后把假的说成真的了,这是近几年最大的问题。所以,公众媒体,不管是自采的新闻还是转发别人的新闻,一定要把事实确认清楚,同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对假的新闻,要能辟谣,能说明的尽可能说明,对真的新闻当然要深挖下去。如果这样的话,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能尽到,也能对社会整个氛围的改变起到作用。

  樊天顺:第三个,就是普通老百姓。当然,靠一次两次的解释肯定是没用的,但是我想对于公众来说,其实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欠缺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刚才大家在论坛上,包括商务部的领导也讲到,对于企业来说,真正促使企业提升质量、注重诚信,就是两个方面,一个通过监管,建立追溯体系,让企业不敢做假,做假能够被查到;第二个就是消费者的选择。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比监管更有效、更普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普通老百姓都认为吃全麦粉更有营养,面粉增白剂就不会出来。为什么会出来?就因为公众认为面粉越白越好,营养非常丰富。所以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一定要有最起码的常识,通过常识判断事物。比如说到肉类,肉的红白相间是个非常正常的生长格局,如果非让瘦肉占90%,白肉占10%,这可能吗?不可能。你追求这个东西,生产环节的企业自然而然就要迎合你,必然要出问题,因为你的追求已经违反了常识了。

  樊天顺:包括对一些言论,其实都是如此。有些事情出来之后,我们不了解这个行业,你可以半信半疑,可以凭常识去判断,它明明就是假的不可能是真的,因为那个事情,简单用常理推导一下,都能判断出不可能是真的,但是很多人宁愿相信。中国经济网准备要做一个食品安全的网站,我觉得应该把这些常识让普通老百姓多知道一些,以便于普通老百姓至少能够更多地了解不同品类的食品究竟什么样是对的,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合格的?如果公众具备这些食品常识的话,可能在判断什么是好一点的食品、什么是合格的食品,甚至一些流传的说法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哪些错的,都会有帮助。

  崔军:董总,你是来自企业的,从雀巢来看,有没有应对舆论和谣言的经验?

  董玉国:说有经验也没有经验,企业遇到这样的事,不知道怎么处理。企业每天都心惊胆战的,就算是谣言,等谣言澄清之后,企业的销售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刚才宋理事长介绍的几个例子,实际上澄清事实后,企业一点儿事都没有,但这个公司会面临股价暴跌的风险,没有几个企业能够经受得起这样的折腾。所以我们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我说得很坦白。

  崔军:好像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就到这里了。大家坚持到现在,表示感谢,谢谢三位对话嘉宾。

  丁士:感谢中央各部委领导的发言,感谢各个协会的领导在这里提出一些精彩的真知灼见,感谢企业的支持。论坛到此结束,明年再见。